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協助台語、客語翻譯kap錄音
【悅讀台灣】文學繪本 第四輯
12冊(中英雙文)+12片DVD(華台客英四語)
12書+12DVD優惠價$5500
悅讀台灣DVD除了華語文、英語文,特別製作台語文、客語文、原住民語文版字幕提供字幕提供多元選擇。
----------------------------------------------------------------------
訂書少於1000元,需外加郵資65元。(2015/03/03更新)
付款如需要採取貨到付款(郵局代收)外加30元郵局手續費。
beh買冊請連絡:
郵局 劃撥口座:50176135 戶名:台語傳播企業有限公司
銀行電匯iah ATM轉帳 彰化銀行北新分行活期存款 5623-01-068191-00
戶名:台語傳播企業有限公司
E-Mail:tgtpbooks@gmail.com
連絡人:鄭小姐(高雄)
TEL/07-334-8080/0985-315-643 (高雄聯絡處,拜一到拜五10:00-17:00)
----------------------------------------------------------------------
藻礁媽媽 - 環境保護系列
文/潘忠政 圖/余莉苹
定價:540元
藻礁主要是由珊瑚藻等藻類所堆積形成的「植物礁」,珊瑚礁則是由珊瑚蟲所造的「動物礁」。一般而言,珊瑚礁的造礁速度較快,較具競爭優勢,但環境忍受度低,必須在水質極佳的海域中生長。藻礁是如同珊瑚礁般屬多孔隙的礁體,同樣可提供生物棲息,是海洋生物的育嬰床,比珊瑚礁對環境變化的忍受度高一點,但成長卻較慢。桃園縣觀音鄉這一帶的海岸線,古石門溪沖積形成的礫石層,提供了藻礁生長的環境,曾經長達二十至三十公里,存在超過七千五百年以上,乃全台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藻礁區。晚近因為環境汙染與破壞,目前正面臨重大的生存危機。如果藻礁消失了,整個海洋的育嬰房及食物鏈就被破壞了,將直接影響台灣海峽北段的漁場生態。作者說:「我們只是土地的過客,我們這一代不努力保護環境,就會對不起下一代!」
山野傳奇 - 人文社會系列
文.圖/陳瑞成
定價:540元
在北台灣最美麗雪山山脈的引導下,和泰雅一起去旅行——發現自然、探尋文化。藉由一位放假的泰雅少年,相伴著外公送給他的一隻白面小鼯鼠,揹起行囊回到在他夢裡緊緊牽繫,白雲裊繞的故鄉,在希利克神鳥的帶領下,展開一段豐富心靈的山林文化尋覓之旅。故事一開始即造成懸念,使人欲一探究竟,內容不單是對孩子們的循循善誘,亦清楚表達了對為人父母的指導與勸戒;透過台灣原住民族雲豹與黑熊、孩子變老鷹、紅嘴黑鵯、猴子的由來等原汁原味不受汙染的流傳故事;描繪台灣山嶽豐富的環境生態,傳達面對自然的正確態度,及其所蘊藏的原住民族與大自然互動的智慧和傳統生活文化之美。
街溪 - 環境保護系列
文/巫秀淇 圖/陳沛珛
定價:540元
“水”是生命的源頭,我們的生活不可一日無水,但是我們又是如何來對待這般重要的“水”呢?面對無語的河流,尤其是流動在我們身邊的水及承載的河體,我們是否常粗暴的以水泥扼縮彌封,加蓋成骯髒汙穢為之掩鼻的臭水溝。作者以社區再造工作者的角度,來敘述流經我們城市都會地區的河流,他們的美麗與哀愁。以老街溪為主軸,自水源頭到出海口,談人與河流的相互對待關係。故事裡阿公對自己過去,贊成將溪流加蓋的反思,祈盼能引領讀者對我們過往行為的檢視。文辭優美有律,讀來很令人動容。期許有一天,我們也能在那潔淨清的河畔,聽著潺潺的流水聲,喝著咖啡、虫鳴鳥叫、魚兒悠遊。
流浪的生命 - 人文社會系列
文/鄧巧玲 圖/傅馨逸
定價:540元
淚水與喜悅——站在收容所的最前線。桃園縣推廣動物保護協會執行長鄧巧玲,長期關懷與我們生活環境緊密聯結的動物飼養問題。她以人道精神,滿懷悲憫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捲起衣袖,直接投入公立動物收容所的人道終結工作,為為數極其龐大的動物朋友們的生命尊嚴與生存權利奮戰。記錄了這些原來可以不必發生但卻是不斷在上演,曾經是人類親密夥伴的動物朋友,最後的生命旅程。 透過在動物收容所裡的生命故事,讓孩子們了解每隻貓狗都是完整的生命個體,與人類同樣有喜怒哀樂,能感受到恐懼和痛苦。以每隻貓狗的來去,照現人類對待生命的態度,啟發孩子們的同理心,從而善待動物並設法減少流浪動物的產生。引導下一代體認自己是地球公民的一員,培育孩子的正確認知,是生命教育極為重要的一環。
山豬伕如 - 環境保護系列
文/王清龍 ■圖/伊誕 巴瓦瓦隆
定價:540元
台灣山豬是台灣的特有物種之一,乃是充滿好奇心,能夠思考,具備高度社會性的動物;一般野生動物遇見了危險,大都以逃匿為最優先,但是山豬則往往挺身相抗、努力拼博。本書藉由台灣山豬遷徙的故事來反省,是否我們現在對大自然和共存的動植物,以及土地,正無止盡的破壞且過度不當的開發之中。敘說的故事,也正是我們台灣山林開發過程的小小近代史,值得深思。當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自然環境生態保護的議題正風起雲湧之際,在台灣的我們豈能置身事外。透過故事的傳達,希望孩子們對自然環境生態保護,山林的開發,養成敏銳正確的意識和對原生土地的豐富情感,了解自然環境生態的脆弱、珍貴及無可取代。
神仙的家 - 人文藝術系列
文.圖/陳俊華
定價:540元
莊嚴神秘、深奧繁複的廟宇建築裝飾、雕塑彩繪,在如詩歌一般朗朗的文字間,色彩繽紛活潑的創作裡,將純樸的工藝美學、直入人心的意涵,多元呈現在我們閱讀的空間裡,親切討喜、唾手可得,不再艱澀隱約難以了解。本文以遍佈台灣各處寺廟的建築藝術寫入,由多采多姿的民俗傳說故事的立體雕塑或各式各樣的石刻壁畫彩繪等,引領我們認識了解廟宇文化的藝術美學,將廟宇中「晨鐘」至「暮鼓」等十五項極佳的文化素材,經細心的整體系統規劃介紹,一一以圖文展示的方式呈現。文圖深入我們生活領域的信仰、風俗、社會規範、禮儀及生活習慣,點明「宗教求善」豐富深遠的意義,是此文重要的意涵與價值所在。
泰雅之音 - 人文社會系列
文/多馬斯 阿漾 圖/黃鈴馨
定價:540元
泰雅族的史詩吟唱為口述歷史的一種形式,是泰雅智慧的結晶、語言的精髓。藉由即興演唱來訴說過往的歷史或以訓誡叮囑族人,具有警惕約束教化人心的作用。內容反映往昔生活型態及娛樂類型,是口傳文學與歷史記憶的寶藏,在人文藝術上具重要價值。瓦旦.旦咖爺爺,漢名林明福1930年生,是台灣大嵙崁溪流域泰雅族口述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保有泰雅古語史詩吟唱的技能,以及口簧琴和縱笛製作、吹奏,在部落傳統文化急遽變遷及族語能力衰退的今日,尤顯彌足珍貴。本書主要敘述瓦旦少年時期,透過祖父、父親、母舅等親人的教導及觀察學習,在當時環境資源均極為不便與肅殺政治氛圍下的成長經歷,及長向傳教士學習使用羅馬拼音記錄泰雅古語,立志傳承恢復傳統文化光榮努力精進的堅強毅力。
傳唱 - 人文社會系列
文/馮輝岳 圖/周明誼
定價:540元
山歌是客家人最獨特的文化,也是民族的聲音。2012年獲頒第16屆國家文藝獎,人間國寶薪傳獎得主賴碧霞女士,年輕時眼看客家山歌瀕臨消失,她決心努力學習、蒐集、推廣,以延續山歌的命脈。她跋山涉水不畏艱辛到處奔波,把一生的歲月都投注在這件工作上。她先後擔任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的客家民謠講師,以及電台節目主持人。她的歌聲婉轉純淨扣人心弦,細膩的唱腔將山歌的美妙及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 本書回顧在當年家庭、學校、社會的時空背景下,如何自我啟迪、發現,如何突破學習困境。述及小學時日本老師願意支付其赴日留學聲樂的全部費用,然而家人不敢也不願而無法成行,之後又如何追尋目標、理想及不屈不撓的精神使命,畢生為山歌奉獻精彩動人的山歌人生。同樣的年紀,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環境,在困境中如何激發出潛能,是我們想要表達的典範。
神風機場 - 人文歷史系列
文/傅林統 圖/陳敏捷
定價:540元
一位日本神風特攻隊的年輕飛行員,三個十一、二歲的台灣小孩子和一頭老牛,在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前夕,發生的真實感人故事。在充滿童趣的視野中,展現不同立場與民族的人,對真善美的想望;引發人們對和平的追求,體悟人性的善良,在平凡中見偉大,在動亂中見真情。作者傅林統寫道:「這是深藏心底,沒齒難忘的記憶。十二歲,剛從懵懂的童稚,踏入感性靈敏少年時期的我,竟然遭逢撩亂心湖,感慨萬千的際遇,埋下日後喜歡深層思索人生和人性的哲思意念。那時的遭遇,令人深深感覺戰爭是殘酷的,消弭殘酷的戰爭,發揚良善的人性,人類才能朝向光明的康莊大道。可是人類營造的地球村,卻始終愚昧地在野心家挑起的對立互鬥中,往不安的方向挪移,怎能不令人嘆息!」。
燈塔的寶藏 - 環境保護系列
文.圖/詹迪薾
定價:540元
在全台灣三十四座燈塔中,始建於日治初期1899年,費時三年於1901年完工至今已110餘年,塔高三十七公尺的白沙岬燈塔,擁有法國進口,直徑一公尺、公稱光程二十五浬(約45公里),全台灣最大的燈透鏡。下層為雙層紅磚疊砌,上段由台北士林的大石材砌成托架,承托鑄鐵的塔頂,堅固耐震。 燈塔頂上,每二十秒一閃一閃的白光、紅光,照耀著多霧的台灣海峽。無論是在漆黑的夜晚或晴朗的白日,月圓、月缺、湮雨迷濛或狂風大浪,永遠指引著在海上討生活的人一條明路。 透過三個孩童的燈塔探險,加上守燈塔的管理員,娓娓道出百年滄桑與屹立不搖的故事;首先由「挖寶藏」一事作為開端,再慢慢探索出燈塔無數土地、歷史的「珍寶」價值,如同被埋藏的寶藏一般,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
來自山上的水 - 人文社會系列
文.圖/林凱莉
定價:540元
電本書敘述台灣日治時期重要水利工程之一,由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與狩野三郎等設計,從大嵙崁溪上游石門口開鑿引水隧道,自山裡取水灌溉桃園臺地的桃園大圳興建工程故事。其中傾斜度設定維持在二千分之一公尺,曲折有律的引水隧道,及下游如蛛網般嚴謹有序的大小水道,設計之工妙建造開鑿之艱難,雖然在工程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仍然令人不住讚嘆。唯可惜後來接續的維護修繕工程,並沒有堅持在自然生態工法上施作,令人為之扼腕。作者以十三封頗富詩歌詞曲之美給母親的書信,以「桃園大圳」的口吻敘述由無到有的建造過程,敘述在這塊土地上生養的官民孜孜不倦、努力奉公、勤苦用心的一頁歷史。文字中感情細膩的表現手法,吸引讀者的好奇與一探究竟之心,祈望引發我們對所生長土地開發史的認知了解,讓我們永遠愛惜水資源及生態環境,了解人與自然共存、飲水思源的真實意義。
採樟腦的人 - 人文歷史系列
文.圖/張致中
定價:540元
樟腦油是台灣清朝至民初用途廣泛的出口貨品,是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由於樟腦油是火藥必備的原料,亦供醫藥、塑料、防腐、殺蟲等用,又因木質芳香,耐水防蟲,常用來雕刻或製傢俱。在石油化工業尚未成為主流的時代,樟腦油所化製的成品「賽璐璐」,充滿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空間裡。這是現代的孩子們,甚至是五六○年代以下的朋友們所難以想像的事,如同今日常見的塑化製品一樣,玩具娃娃、鉛筆盒、照像底片、眼鏡框、鞋跟……當然還有更多的用途。透過書中主角對古物的熱愛與追尋,加上一支具有特殊意義「賽璐璐」製成的萬年筆,巧妙繫連著一百多年前的老故事,再次翻出執事者那未完成純純動人的情緣。故事中穿插了自清朝以來,山區採樟煉腦的歷程,在理性中有感性,在惆悵中有釋放,悲歡離合令人低迴。一塊腦丁牌、一支萬年筆,表達出先民百年前辛勤開墾,向山林討口飯吃的產業歷史生活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